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中文学院师生交流会

发布时间 : 2017-06-28 点击量:

 

6月23日早上,“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中文学院师生交流会”在中文学院422会议室举行。中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东兰、党委副书记李江、毕业班辅导员辅导员朱倩渝,与会代表包括:研究生支教团的张雅雅同学,西藏灵芝专项计划的李雪瑶同学,美丽中国的覃婷婷同学。

朱倩渝先简单介绍中文学院今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共有9名同学,分别是参加“西部计划“的欧怡和蔡月媚,“三支一扶”陈乐芃,西藏灵芝专项计划的李雪瑶,研究生支教团的张雅雅,以及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美丽中国”项目的覃婷婷、郭雅特、陈悦怡和钟雪冰。

图1:交流会现场

 

接下来与会代表发表感言。张雅表示“三下乡”的经历让她与乡村有了密切的接触,也希望更深入了解乡村孩子们的教育水平程度。她在做这个决定前,也深思熟虑,与有同样支教经历的交流后,她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现在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广外附中实习。他们七月底出发,她真的非常期待支教生活的开始。覃婷婷表示,她是拒绝了来自深圳的offer后,毅然决定参加“美丽中国”项目。她表示一点也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好看的面孔很多,有趣的灵魂很少”,她决心要成为“有趣的灵魂”。李雪瑶选择西藏灵芝计划源于缘分,她向往西藏,希望到那里去体会当地风俗。自己能够在30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计划中的一员,感觉到非常荣幸。

图二:与会代表发表感言

 

李江表示在物质多元化的时代,大学生能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支援,是非常有责任,有担当,有家国情怀的。他希望同学们可以以谦虚好学的精神融入到当地环境中去,对困难要有心理准备,要客服诸如与当地的教学理念有所冲突,与学生的交流不畅,生活的不便等。同时,他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与师弟师妹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最重要的是,铭记学院是同学们的家。

周东兰表示中文学子是有家国情怀,有抱负的。在价值多元和物质多远的年代,我们的学生奏响了时代最强音,她为此感到。她表示如果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联系学院,学院会尽最大努力对他们表示支持和关爱。她提醒同学们在异乡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因为爱惜自己才能帮助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发挥团队意识和群体意识,参加西部计划是一个宝贵的人生经验的同时,也是良好的创作素材,她鼓励同学们可以把自身的经历写成作品,发挥专业特长,体现专业特色。

随后,学院书记向同学们赠送了广外的棒球外套作为纪念品,并合影留念。会议圆满地结束,并希望他们多回来看看。

图三: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