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庄子与诗意人生探讨——苏州大学马亚中教授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 : 2016-12-05 点击量:

 

 

(马亚中教授)

20161124日,周四下午三点,在我校第七教学楼水上报告厅,由我校中文学院主办,邀请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马亚中进行主讲的学术讲座《庄子与诗意人生》拉开了帷幕。本次讲座由李斌副院长担任主持,面向学校全体学生。马教授在现场进行了学术分享并与大家展开了一系列的互动。

本次中文学院邀请的马亚中教授,现任职于苏州大学文学院,为博士生导师。同时还兼任复旦大学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副会长等重要职务。作为苏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省级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马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传统文化研究,并取得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本次讲座,马教授主要围绕庄子哲学的重要理念,并结合当代人缺乏诗意生活的生存状态,分析现代人的应从庄子哲学中获取的启示。

“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存在各种问题,比如环境问题等等,导致人无法诗意栖居”讲座开始,马教授先给同学们分析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引导同学们知道为何庄子思想在数千年之后仍具有参考价值。他进一步论述,庄子的哲学思想给人从方法论上提供了思考的参考方式,并解释道:由人的感官二感受到的都其实是事件的现象。经过一番分析,基于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他总结出人对社会的认识不能过分停留于感官的接触,光从经验层面是不可靠的。如果把经验等同于事件的本质那将是大错特错的,从科学角度来说,人的经验是有差异的,因而具有极大的不可靠性。

在现代人的学习问题上,对于书本和权威的看法,马老师认为庄子和道家思想中都有抛弃人心理的障碍而打开自己对知识的感知能力,从而才能开启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比盲目追求书本知识更加可贵,突破了自己心里的障碍才能取得对知识的接轨。

以《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一文为例子,马教授给我们讲了为人处事要学习庖丁解牛的刀的精神“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进而引申到对斗争哲学的解析:不仅要避开矛头,还要适当地收敛锋芒。从哲学的角度上这是超越矛盾的具体做法。

在会议结束前,马教授和现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学生们的提出问题马教授都一一耐心做出了回答。他为认识庄子的哲学思想,是不能只停留于意识层面的,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发掘,最后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处于一个诗意缺乏的环境中,人要文化的栖居,就应当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取得精神和物质的平衡。

DSC_9317DSC_9305

(上图为现场同学们与马亚中老师在进行积极的互动)

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