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教学活动 > 正文 教学活动

王小妮、徐敬亚受聘我校客座教授,花神论坛解读“眼界与情怀”

发布时间 : 2017-03-15 点击量:

3月7日下午,由王小妮、徐敬亚主讲的“花神论坛·诗歌讲座——眼界与情怀”在“三八”节来临之际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校区6教B103举行。

李和民向王小妮老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讲座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聘任仪式;第二环节为王小妮老师分享诗歌、文学、人生经验;第三环节为徐敬亚老师分享心得,并进行互动环节,王小妮老师与徐敬亚老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李和民向徐敬亚老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20岁的人需要有20岁的人的眼界与情怀,30岁、40岁的人更年长,又是不同的……当我们展开我们的眼界时,眼界不是空洞的、大的,而是细小的、微小的东西,这样的眼界不仅是开阔的,还是扎实的。”王小妮老师和风细雨般的讲授风格,把有关“眼界”、“情怀”的经验和见解娓娓道来

关于眼界:开阔又细微

首先是读书。读书多,并不等于读书好。但恰恰有人愿意用“多”来充实自己的时间。但倒背如流是没有意义的,读书是讲究方法的。读书首先要问“哪一本书适合你”,经历了推荐,浏览,筛选的过程,渐渐地,就有了读书的方向。这个方向是你的口味、你的境界,你的情怀、你的需求。这是一个校正的过程,是发现自己需要和不需要什么、不断滚动的过程。多不等于好。读文学的人,能在十几分钟内反馈文字,决定这本书是读还是不读——需要对书的鉴别,哪本该看,哪本不该看。

其次是游学。王小妮老师提到,十年中她见过许多游学的学生。在游学中,人会发现许多反差和不同,这对头脑有刺激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有机会,用各种方式去接触另一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哪个年轻人,都需要开阔眼界。不妨去别的地方,看看别人的生活,通过旅行找到自己的方向,幸福,爱情,孩子,旅行带给我们无限的可能性。

还要善于关注和提问。多问一句,会知道完全不同的故事,就进入一片更大的天地,有一个更深邃的故事。这对眼界的开阔有踏踏实实的作用。眼界与情怀不能分开,有眼界与有情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关于情怀:温热又盎然

王小妮老师说,情怀是有温度的,同时是盎然的。情怀首先是要有人性的温暖,是活的生命,不是木板、金属、塑料——它们没有生命。各种各样不同的生命,才有人性最基本的温暖。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情怀的人——这是一个自救的过程。年轻人,都应该活得兴致盎然。不要被生活、工作、爱情拖累成一个抑郁的人。接触诗,并充分发挥诗意的功能。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诗意能安慰你,能浸润你自己。王小妮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农民诗人张联的故事,比如《傍晚》写张联自己卖羊皮:“我提着我的皮走动,却无力张望世界……”造成一种空间,这是有张力的,张力中间包藏着故事——这就是文学。

并提出,“诗意和情怀要建立在非功利性上”,这也是为人做事行文的基准和空间。最后,王小妮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保持正直,清醒和善良,到死。死时能向自己微笑,不对任何人有愧疚。”

王小妮老师分享“眼界与情怀”

徐敬亚老师在互动环节中回溯当年撰写《崛起的诗群》一文,并阐述自己的读书经历:“读书对于读大学的人说非常重要,但你需告诉你自己——书是有分别的,就像很多人,有好人、坏人。书也是一样。每个人都被都是时间的穷光蛋。盯住有用的东西。”

现场同学提出了关于旅行与感动,关于北方与南方的差异,关于读书与适合等问题,两位老师真诚交流对话。徐敬亚老师鼓励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潜在的方向,读书激发了喜欢某种事物的因素和倾向,其实是发现你自己。

讲座由创意写作中心主任刘海玲老师主持。

附讲座人简介

王小妮: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85年定居深圳。是中国当代朦胧诗潮“仅存的诗人”。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

代表作品有:《重新做一个诗人》、《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半个我正在疼痛》、《看望朋友》、《和爸爸谈话》《十枝水莲》、《他们说我藏有刀》、《喜鹊沿着河岸飞》、《不反驳的人》、《我感到了阳光》、《不认识的就不想再认识了》、《我看见大风雪》、《爱情》、《悬空而挂》、《青绿色的脉》、《白纸的内部》、《一块布的背叛》、《我爱看香烟排列的形状》。

徐敬亚: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85年,迁居深圳。第一届青春诗会成员。著有诗歌评论《崛起的诗群》、《圭臬之死》、《隐匿者之光》及散文随笔集《不原谅历史》等。曾主持“1986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展”,并主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崛起的诗群》作为新时期朦胧诗潮的“三个崛起”之一,成为朦胧诗运动的里程碑,被写入《中国当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