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专业
|
硕士学位论文题目
|
指导教师
|
何时授予何种学位
|
林琳
|
文艺学
|
消费文化理论与当代中国
|
张宁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唐丽英
|
文艺学
|
咸水歌研究
|
陈飞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郑奋
|
文艺学
|
论民刊《今天》异质性的生成与消解
|
张宁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李静
|
文艺学
|
中国古代神话和古希腊神话比较研究
|
郭德茂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李玉芬
|
文艺学
|
论冰心家庭意识及其与新文学主潮的异向性
|
陈咏芹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刘世鹏
|
文艺学
|
《文心雕龙·乐府》研究
|
陈桐生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郑陈娟
|
文艺学
|
《公安派与竟陵派性灵说的比较研究——以竟陵派为重点》
|
陈桐生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冯灵芳
|
文艺学
|
陈献章诗歌理论及其实践
|
路成文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李宁波
|
文艺学
|
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分析——以动漫电影《花木兰》、《功夫熊猫》为例
|
陈彦辉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韩雪
|
文艺学
|
唐代“七夕诗”研究
|
陈飞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刘云云
|
文艺学
|
幻象与救赎──论科幻灾难片的审美价值
|
於贤德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蔡娜
|
文艺学
|
《谢榛诗学思想研究》
|
李斌副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曾文炎
|
文艺学
|
生命的送别与礼赞——简论粤北客家丧葬仪式的民俗学、文艺学内涵
|
於贤德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李宁博
|
文艺学
|
论但丁对老舍文学创作的影响
|
伍方斐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刘舒欣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悖论与缺席——《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父亲身份研究
|
刘小平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黄琳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从语言的建构到反语言试验——论语言在《名字》中的文化意义
|
肖四新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罗源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论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
肖四新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刘婷婷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哈代与艾青战争诗比较研究
|
刘小平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曾媛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论卫三畏《中国总论》里的中国形象
|
李砾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刘玮婷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夜读偶记》中的卢卡奇影响”研究
|
张宁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张莹莹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论博尔赫斯与格非小说的解构性
|
刘小平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杨乐乐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论《洪堡的礼物》展现的知识分子困境
|
张弛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王洁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性格与命运的纠结——《史记》与《希腊罗马名人传》之比较
|
何明星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乔吉锋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轻逸之美,沉重之思--论卡尔维诺小说理论在《我们的祖先》中的运用
|
肖四新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
周霞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美国战后非虚构小说与中国新时期纪实文学
|
郭海鹰副教授
|
2011.07获得文学硕士学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