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研究生文化 > 正文 研究生文化

学术沙龙第八幕:当代流行歌词的‘复古风’——以方文山‘素颜韵脚诗’为例

发布时间 : 2015-02-09 点击量:

1 22 上午,由2012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丘悦主持的学术沙龙于我校四教316顺利举行。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路成文教授及2012级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此次沙龙主题为“当代流行歌词的‘复古风’——以方文山‘素颜韵脚诗’为例”,通过演讲展示、导师点评和互动交流的形式,相继探讨了“流行歌词‘复古’是拙劣模仿还是诗意复归”、“流行歌词和宋词文本的共通性”、“当代歌词对宋词的承袭类型”、“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优弊”等问题。在场师生结合学科相关知识和个人生活体验,积极围绕沙龙议题畅谈所思所感。

   丘悦同学从学界针对流行歌词“复古”风潮的种种争议引入,将主题置于当代经典文化传承的大背景下加以延展。在言及流行歌词得以继承宋词的前提时,她试图从“商品经济时代的来临”、“雅俗递进的潜在脉络”和“实现‘精神突围’的需求”三个维度来进行阐释,从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分析了促使两种文本发展和繁盛的共通因素,并以表格对比的方式呈现,使大家比较清晰地了解到在与前代相似的社会条件下,流行歌词的“复古”是人们在精神困境中寻求归属感的一种“偶然与必然相结合”的选择。在介绍当代歌词对宋词承袭与发展时,丘悦同学先是从“中国风歌词”的界定谈起,将以往理论研究中比较局限的定义进一步拓展为“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中国古典元素的流行歌词”。然后,她按照模仿程度的深入来对沿袭的四种类型——“原作引用”、“套用词牌”、“片段组合”和“意韵化用”逐一进行讲解。最后,她以“历史感”、“音韵”、“修辞”、“意境 ” “民族意识与怀旧情结” 为线索解读了方文山的“素颜韵脚诗” ,期间穿插播放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和相关图片,强化了在场听众对所举案例的感受。

   主题报告过后,在场师生就沙龙主题各抒己见。路成文老师首先对当下青年在古典文学学习和承继方面的缺失表示忧虑。他认为将古典文化的传承寄托于流行歌词的做法正体现出当代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即流于“碎片化”,缺乏系统性,而教育的功利性又导致下一代被盲目地灌输了一些以应试为目的的“好词好句”,而缺乏对经典完整和圆融的体验。回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肖钰同学的观点,他肯定了方文山“复古风”歌词作为一种“现象”在引导青年人关注古典文化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就文艺学硕士谢小芬同学谈到的黄霑先生尝试还原“五音”的话题,他鼓励大家结合兴趣对沙龙主题进行深度挖掘。此外,针对方文山歌词语言的“陌生化”问题,刚从台湾交换归来的赖锐同学也联系亲身经历向大家简单讲诉了两岸书面语和口语方面的细微差异。

   沙龙接近尾声时,路成文老师总结和点评此次沙龙活动,指出此次沙龙选题既涉及学术研究热点,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主讲人在资料方面做了充分准备,能运用多种形式充实沙龙内容,讲解富有条理。与会同学参与度高,讨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是一次生动而有意义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