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5日,我院“三下乡”队伍首次走进广州购书中心,在尚文馆内分享7月的下乡记忆和实践成果。此次主题为“我们的青春有力量”的社会实践分享会吸引了近200名市民前来聆听,为大学生和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展现了大学生善于进取和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其中,下乡图片及漫画展示也成为此次活动尚文馆装饰的一大亮点,吸引市民驻足观看,从真实的镜头中感受农村现状。
序曲:不一样的夏天
活动一开始,主持人就向观众抛出问题,征询市民朋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看法。观众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表达了他们对下乡实践、大学生活以及社会经验或感性或理性的感受和思考。随后,观众通过由中文学院“三下乡”队伍自制的视频《不一样的夏天》,一窥中文学院“缘溪行”三下乡服务队包括任教和挂职在内的难忘回忆。图文并茂配上动感的背景音乐,大家都沉浸在下乡的艰辛和快乐中,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次真实的下乡之旅。
市民朋友畅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看法
主题曲:迎接成长 承担责任
本次分享会分别由“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长风破浪会有时”、“责无旁贷,任重道远”三章构成。
首章由一个关于下乡面试的幽默短剧引入,激起观众无数笑声。在轻松欢笑之余,市民们从中更清楚地了解到当今大学生下乡实践的奉献精神和热情,认识到大学生为社会农村发展献出一份力的憧憬和梦想。
短剧表演
此次下乡调研直接指向黄花村当地一大难——“留守儿童”,“夏乐”黄花服务队的队长彭倩菁和调研组组长张欢欢也在针对当地的调研情况的基础上给现场观众讲述了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成果和亲身感受。张欢欢同学首先讲述了调研过程中看到的许多留守儿童孤独、贫苦和无奈的故事。她还提及,自己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对孩子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状况感受颇深。她呼吁社会各方人士,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十分普遍和严重,应该给予他们尽可能的爱护和援助。她那温柔的声音和细腻的情感,撩动了现场所有观众的心。
接着,队长彭倩菁用敏锐的眼光和理性的思考审视了此次调研中发现的关于解决留守儿童现象的问题。她以“希望家园”为例分析了社会和政府援助、改善留守儿童生活工作力度的不足,希望问题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支持。犀利中肯的批判和情感真挚的口述成为大家难忘的回忆,也更进一步体现了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重视和帮助。
关于留守儿童的演讲
“爱心中国行”公益组织CEO梁海光的经验传授和华农学子何礼茵河源“养猪记”的下乡经验分享让大家看到了更多大学生投身社会公益服务的例子。游戏互动环节更是为热闹的活动现场加温,与现场观众产生友好的互动。
终曲:I Do Believe
最后,队员们唱响活动主题曲《我相信》,在歌声中倾吐心中的梦和实现理想的希望和决心,本次活动在观众的掌声中渐渐进入尾声。
合照留念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随即采访了几位现场观众关于他们对活动的看法和意见。一位孩子的家长表示,开展这种形式的分享活动对于大学生学习承担社会责任很有针对性,大学生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我,但是希望在展示过程中能够与观众多些互动和交流。而另一个在校大学生说道:“ ‘成长’和‘责任’这个主题很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多关心那些无助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