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暨大教授精析汉语教学“三大分野”

发布时间 : 2014-11-15 点击量:

   

本网讯 1112日下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莅临我校进行题为“汉语教学类型的划分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术交流。“我们以前都喜欢从微观的层面来谈论汉语教学,但汉语教学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和类型?为何要对汉语教学进行认识?它对我们有什么启发?”郭熙教授开篇就抛出了一系列问题,并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从宏观层面为在场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内容精彩的演讲。  

郭熙从汉语教育的名称着手切入主题,明确指出了传统汉语教学分类的缺陷。他指出汉语教学本身具有传统分类的困惑,不仅专业名称多样,各学校开设汉语教学专业的学院名称也不统一。另外,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差异,即使同是外国人、中国人、华人,语言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华裔的学习速度和质量明显与外国人有所不同。带有一定“母语基因”的华裔发音没有洋腔洋调,汉字书写也比外国人要高出好几个层次。  

   

郭熙教授细分汉语教学类型  

此外,在“对外”汉语内部又有华语教学和汉语教学两个分支。“华文教学和汉语教学是两个相近的概念,但它们是有区别的。汉语教学的内容偏重于交际工具,而华文教学的内容除了有交际工具之外,更注重认同教育、民族语言文化传承教育。”郭熙精辟地阐明了这两者的区别,并认为汉语国际教育是不能简单地看作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将其正确分类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目前的汉语教学,郭熙提出了“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教育目标,并反复强调了“认同感”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他谈到在海外的教育实验中,华裔学生经常被要求做一些基本结构操练,因而提不起兴趣。“很多人说华裔学生学习不刻苦,是因为你没有给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不能光从语言应用的角度进行教学,认同作用非常重要。”  

汉语运用中,有许多实例都能反映“认同感”的重要性。在我国七大区方言中,唯有客家方言是以人群命名的,正是因为客家人有一种认同意识。再如在介绍航天员刘洋时,写“第一个华人女航天员”比“第一个中国女航天员”要好,前者更能突出一种认同感,能她拥有自豪感,也更利于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  

   

对外汉语系主任严修鸿参与讨论  

在谈及汉语教育的“三大分野”时,郭熙把它划为了针对中国人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针对海外华人的民族语言教学、针对其他外国人的外国语教学三个部分,分别称为国语教学、华文教学和中文教学。他特别指出,国语并不只是汉民族的语言,国语教学针对的是说汉语的相关民族。他形象地把华侨比作家人,把华人比作亲戚,把非华人比作朋友,因此在这几种群体中,需要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目标。而在三种教学中,华文教学相对更强调观念文化和知识文化,旨在让学生传承价值观。关于华文教学的开发前景,郭熙认为我国应更加重视对华侨的华文教育。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中,海外华裔占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国内关于华文教学的研究基本上是空白的,推广华文教育对我国的外交事业也十分有利。  

“三分”在社会政治文化上和语言教学上都有极大的意义,它利于加深公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意识以及华侨对母语教育的重视,也有助于加强国语教学的针对性、重视华文教学的多样性和中文教学目标的集中。郭熙预言今后的世界是一个双语教学的世界,双语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所以汉语国际教育的前景非常广阔。  

   

现场听众积极提问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对他提出的前景广阔表示怀疑,并就汉硕学生的就业前景提出疑问。郭熙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要改变就业观念:“事业前景广阔并不等于就业前景广阔,现在已经不是拿文凭换工作的时代,还是要靠扎实的功底。只要你各方面的能力到了,不愁找不到工作。”他鼓励学生说,海外的就业前景是很广阔的,希望学生们能到海外当志愿者,并坦诚传播文化需要在海外扎根的勇气。寥寥数语,便为在场的同学指点迷津,拨开了眼前的云雾。  

本次著名教授论坛由我校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主办,中文学院与留学生教育学院承办。留学生教育学院院长梁学宏主持了讲座。出席此次讲座的有我校副校长方凡泉,副处长谢文新以及各学院师生。讲座上,方凡泉还向郭熙赠送了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