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三下乡】离别西牛,有感而发

发布时间 : 2011-08-01 点击量:
 

笔者昨日离开工作了十四天的西牛镇,踏上归途,在广州稍作停留后,便启程回深圳,把一路上的所见所感进行了一些梳理,写成了这篇文章。

笔者在树山扶贫项目部挂职的时候,碧桂园派驻项目部的主管刘刚大哥曾讲到,他不太喜欢农村生活,他喜欢城市的热闹与喧嚣,每当他驱车前往广州,看到高耸的广州塔,流光溢彩的道路,他便十分激动。不过,他说人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在项目部坚持下去的原因。

当汽车由花都而下,进入广州市区的时候,笔者也产生了刘刚大哥所说的那种“激动之情”,也许早已习惯了城市生活,对它形成了依赖。然而自己也感受到了刘刚大哥提到的“意义”,这次下乡,见到了许多见所未见,听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也做了不少从来没有做过的工作,确实丰富了人生,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

昨天,笔者乘坐的和谐号动车组在东莞石龙停站时,特地向外看了一看,石龙镇规模很大,放眼望去,高楼大厦连成片,道路纵横织成网。回想西牛镇镇区,可能还不如石龙一个居委会大。笔者在挂职期间也曾到过英德城区,感觉没有石龙大。由此可以看出广东省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珠三角一个镇便超过粤北山区一个县,这种现象有其正常的一面,另一方面透露着广东省整体发展的无奈。

珠三角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发展快,水平高。但西牛镇所处粤北山区仍处在贫困之中,我省为此提出了“双转移”政策,目的是为了促进粤北和东西两翼的发展,可在实际操作中,“双转移”政策并没有被真正落实,珠三角一些城市把落后的产能淘汰到粤北山区,粤北山区的人才也源源不断地流向珠三角。新的不平衡再次出现,区域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不断加大。政府出台政策不应该只发几个文件,而要加强对政策落实的监管,把工作做到实处,不能有头无尾。

我们说人人生而平等,可实际上这只停留在教科书上,笔者回到深圳后需乘坐地铁回家,一方面感受到城市轨道交通的便利,另一方面想到轨道交通系统不过是大城市居民的“特权”。笔者的高中政治老师曾问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你们想想为什么你们出生在深圳,为什么你们一出生就生活在全国最发达的地方,人人平等并没有真正实现,你们拥有如此多的资源,如果你们不求上进,你们就是罪人。”这个问题可谓是十分沉重,它需要好几代人去探索去解决

广东各地发展的不平衡已经成为影响广东形象的重大问题,政策不能落实,建设水平上不去,人才外流,粤北山区发展前途光亮极其微弱,这就需要我们为这些地区加“燃料”,照亮它们的前途,如果不能很好地促进省内协调发展,社会积弊将越来越多,一旦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处理起来就困难了。

西牛之行,感慨颇多,也写了不少文章,今天笔者以这篇归途之感作结,衷心希望我省各地能够携手共进,开创广东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