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三下乡】我对集体的看法

发布时间 : 2011-07-28 点击量:
 

昨天看完小朋友的篮球赛后,我恍然大悟:大学生跟中小学生的一个很明显的区别是,大学生已经“看破”了红尘,不会因为受舆论的影响而以集体为重,更不会执着于什么班级荣誉;而中小学生则相当看重集体荣誉,为了集体荣誉甚至会对别人“大动干戈”。

昨天的女篮球赛中,二班和三班的同学因为比赛就起了矛盾。虽然三班的小朋友始终都表面上仍表现出很有礼貌,但是我懂得她们的委屈和不满。由于性格的原因,二班的小朋友明显地表现出愤怒,甚至连三班小朋友上前握手时都不愿意伸出手来。而前天同样兵败于二班之手的一班的小朋友似乎是前天的怒气未休,跟三班同仇敌忾。而今天的游戏竞赛,三个班又再次狭路相逢。其中在玩“嘴巴手指不一致”时志坚小朋友和浩子小朋友两人对着干,火药味相当浓。游戏完后,小朋友都在讨论怎样怎样不公平之类的。

相比之下,作为大学生,团日活动是我们一起出去high的活动,什么主题,什么评优都是浮云。院运会、校运会中,有比赛项目的人就去比赛,没参加比赛的人就在宿舍各忙各的,参与比赛也不过是为了获得学分。团日活动展示时,零零星星地几个班干部在摊位上百无聊赖,同班同学路过打个招呼就走了,不会因为看到摊位不热闹而想着要留下来活跃气氛……

我个人的观点是,没必要特别执着于班级荣誉这些虚无的、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却都排他性的东西。虽然我也是班干部,体会到很多时候都是单枪匹马、势单力薄地几个人干班级事物,但是我理解同学们的心理,人各有志,因此,我在请求别人帮忙时会说“帮帮我”,而不会说冠冕堂皇的“这是班级的事物,大家都有责任”。而班级荣誉的排他性则体现于它可以令人盲目,不管青红皂白地帮亲不帮理。

当我看到小朋友可爱地为了班级而面红耳赤地争吵时,我觉得很可笑,就像看到网上很多愤青为了国家而对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大骂粗口时那样的可笑。但是我承认,小朋友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不参杂一分虚假。他们被分到一个班,从此就死心眼地认定这个班是自己的归属。而我们则更多地认为,被分到一个班,出生于一个国家,这是随机的,不是我们自主决定的,如果我们在这个班级里,在这个国家里找不到归属感,我们是不会为之付出的。同样,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班不团结,没有归属感而感到失落,因为我们还有其他团体,人生得一令自己感到归属的集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