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到了第五天,第五天的天气很好,早上阳光灿烂,下午下着大雨。
早上第一节是数学课,第二节是语文阅读课。我又要打酱油,带电脑去帮助语文老师上课。语文课的主题是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看起来很简单,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呢!我们阅读者要在读书中学到快乐的元素,并且用在读书里面,慢慢地,垒砌起一幢坚实的内涵大楼。尽管我们在书里会品尝不同的故事,甜的,酸的,咸的,苦的,但是百味的故事里面却渗透着每一个人用肋骨与心血熬成的感受和精神。小张老师用了刘墉的几篇文章,都是发人深省的,使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深受启发,然后,像呷了一口茶,齿颊留香。我真的很喜欢这一节语文课,它教会了我们不仅要在读书中享受快乐,还要在人生中享受快乐。可是,我发现下面的学生似乎不大感兴趣,虽然这些故事都富有哲理,但是对初一的小朋友来说,特别是男孩,还是看不懂,所以他们都不想听课,随便交头接耳。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教书的内容要与教学对象吻合,要不然就很容易使学生无心听课。
中午,我们调研组的六个成员出去试调研了。我听到其中一位队长说:我们遇到一位老奶奶,她独自抚养一个孩子。没有任何家庭人员,没有任何政府资助,没有任何政策优惠,队长一边问,我们队员一边听,老人一边讲,她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据说,他们没有什么老人金,五保户之类,他们生病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住院费,其他小病小痛,只要不住院都不能报销;政府征地是一平方米几十元钱。他们说,当他们去到了一些住平房的老人家里调研时,老人问了一个让他们哑口无言的问题:告诉你们这些东西,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后来,师姐告诉我们,她在和学生聊天时,她说,我们在饭堂吃饭都是借高三学生的光,能吃到还不错的饭菜。但是,学生说,那是高三学生在借你们的光,平时他们没有鸡肉和鸭肉吃的,只是一些火腿肠而已。怪不得,他们看起来都这么瘦。这些素材,我这几天不停地搜集,却不停地感到心酸,不停地明白我自己,我们同学,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不停地感觉这些黑暗是一直都存在的,不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挖掘就能掩盖得住,他们在我们幸福的生活之外,痛苦地生活着。我们是消费者,我们仍然是学生,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我们束手无策,我们不是说把这份调研材料交上去,交差了,上面的领导就会有微服私访的计划,有改造贫穷地方人民的生活的决心的。我们只能用一些钱买点好吃东西来安慰他们,这样又有什么用呢?这只能让他们一时开心,不能一世放心。我们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却毫无用武之地。这些黑暗的事情,在中国山高皇帝远的贫穷地方,只会一直存在,毫无消长。我们呼吁:坚决不要面子工程、形式工程!用你们的睿智的眼睛看看那些老人,那些贫穷的人,他们会因为你们的眼光散射到的地方而幸福地生活。
明天就是我的第一堂英语课了。有开心,也有忐忑。我甚至这两天在脑里演练了几千遍,明天,这一切都会变成真实。好吧!不用担心,明天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