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三下乡】孩子的笑容

发布时间 : 2011-07-22 点击量:
 

突然觉得,当以后我们回忆起三下乡的经历,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定是孩子们的笑容吧。开怀大笑也好,腼腆地微笑也好,在这份回忆之中,一定会充满着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昨天我观看了华工义教活动结束前的一次文艺汇演,小小的教室坐满了人,门口窗边也站着很多我们黄花队的队员,大家都被精灵古怪、妙趣横生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一批批参加节目表演的孩子进场退场,时不时可以听见他们向同伴们诉说紧张的心情,然而一上台,他们就立刻全情投入,敬请澎湃地唱歌、念台词,就算音响配置不好,道具也比较简单,但华工的义教队员与黄花的孩子们打成一片的融洽情景把我深深地吸引了,看着他们的表演不知不觉间连呼吸都好像要忘记了似的,这里面仿佛自然而然地流动着、充斥着感动的空气。

在下乡之前有人跟我说过:“你们这些下乡的净是些自我满足的人,硬要把孩子们从难得的假期又揪回到课堂里,好好地一个暑假又要被学习占据掉了。”我一开始对这番话半信半疑,但是亲身经历之后,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义教活动只有短短的一个星期,我们所教授的课程固然不可能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多大的帮助,这也不是补课,我们所强调的,是带给他们一种新的见识,新的思想,一些他们在平日的学习或者生活中所没有体验过的积极向上的事物。同时,我们也尽量地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达这些知识和思想。这些孩子大都是十几岁的初中生,人生还有无限可能,未来还可以更加美好,我们不能直接给予他们这个未来,也不能作出任何保证,但可以通过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活力。黄花镇上的物质生活说不上缺乏,但在人文气息等精神熏陶方面是相当缺少的,我想这也是我们想要让他们感受到的东西。

有一位旅行家曾经说过:“我到过中国各个地方去旅游,发现越深入内陆或者说越是落后的地方,孩子们的眼神也就越清澈,就像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水。”黄花孩子们的眼神在我看来也是这样,而且在这里几乎看不见有近视的人,他们的笑容也是率真而又毫不做作的,又有人会说孩子们大都如此,但比起城市里的孩子,我在这群他们身上看到了更多留守儿童的懂事,也看到更多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无知是一种幸福,但更多的是可悲。他们应该到外面世界去闯荡见识一下的。我想,孩子们需要懂得如何不在纷繁喧嚣中迷失自己和丢失那份纯真与善良,这也是我们义教队伍的一个任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