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三下乡】早安,黄花

发布时间 : 2011-07-20 点击量:
 

没有日上三竿,没有面包牛奶,大家都在七点半前收拾好了自己,一起吃完由热情的潮汕大叔为我们早早准备好的白粥和炒河粉,稍稍地休息片刻,今天的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昨天听说今天黄花镇上有赶集,恰好今天我们又还开始正式的义教工作,我们便抖擞抖擞了精神,一起去赶集,其实也就是凑凑热闹罢了。

山里的清晨比城市的要凉爽怡人得多,也许是因为阴天吧,八点多了,太阳还仍未露面。来到集市却并非一番宁静的情景——街道两旁摆放着各种农副产品,有农家自家的蔬菜、鸡蛋、豆腐等。当然还有挺多城里人没见过或是见过却叫不出名字的东西。摩托车、自行车几乎是以人们步行的速度来来往往,来赶集的人流连于各个不同的摊位,货比三家。小时候在老家生活过一段时间,对乡镇的这种逢特定日子赶集的场面并不陌生,对此也没有正宗的城里人的好奇。尽管这些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没有过多地吸引自己,但置身于这样熟悉的集市里,在这种热闹劲儿中,我再一次感受到了乡土人们的淳朴、单纯、热情。这种热闹和城里的菜市场中的热闹是不一样的,它没有城里菜市场的嘈杂,没有急促匆忙的脚步声,没有对物价过高的喋喋抱怨声,也没有争还不休的讨价还价声。在黄花镇上的集市里,人们更多的是慢条斯理地活动着,而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好不容易、期待已久的激动心情:终于到了赶集的日子了!卖家估量着自己的商品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打算回去的时候也给家里捎回点儿吃的、用的,顺便添些新鲜玩意儿;买家掂量着早点到集市,看看能不能多转几圈,买些好的东西回家,天气热,给家里人买个大西瓜,给娃娃儿买双花凉鞋。这是一种没有杂质的朴素至极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城里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吧。

逛完集市,队长带领大伙儿继续“晨练”——去彭家祠。去往彭家祠的路是直直的一条水泥路,铺上水泥的乡间小路已经少了几分乡土的气息。一路上,大家三五成群地聊着,走着,慢慢悠悠地前行着。早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高耸的石头山还朦上了一层薄纱。路上行人不多,偶尔会有几个像是去赶集的黄花人路过,大多会向我们投来好奇的眼光。或许是因为我们身上的着装打扮与黄花人们的不太一样吧,也或许是因为我们这支29人的队伍过于庞大、太显眼了吧,也或许是因为我们身上的城市味儿太过浓重了吧。

石头山,玉米地,梯田,水牛,零星的几户人家……远离了城市的那些冷冰冰的现代化建筑,远离了扰人清梦的汽车喇叭声,远离了令人烦躁不安的热岛效应,清晨的黄花镇,泥土中混合着一股醉人的迷迭香的气味,让人舍不得睡懒觉,舍不得错过和它说早安的机会。错过了,我们离大自然又更远了吧。

这是在黄花镇的第一个清晨。

早安,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