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的民风?一直都说农民很淳朴,但这只是概念上的,我们并不知道真正的淳朴表现出来是怎么样的。今天,终于有机会体验到了。
早上,与刘喜标镇长来到座落于西牛镇东边的高道村。一下车,镇长就指着旁边的一个“市集”问我:“王队长啊,你看这个地方像什么?”我乍看,不就一块放着几箩筐菜的空地嘛。但又觉得是一个不太像市集的小市集。说像,是因为有蔬菜摆放着,说不像,是因为没有人看管。不清楚状况的我只能带着疑惑望着镇长。镇长自豪地解释到,“这就是淳朴的民风啊。你走过去看一看。”我依旧带着疑惑,当然,还有我那抑制不住的好奇心,走过去看了看。箩筐上面都夹着这样的纸条——“一把一块钱”。原来,这里真的是市集而不是空地啊。经镇长介绍,这里的村民早上会把菜放在这里卖,丢下菜就各自去忙了,晚些时候再回来收回箩筐。你肯定会问“我要买菜怎么办啊?”这时候,那些“一把一块钱”的纸条就发挥它的功效了。你要买一把,就放一块钱进箩筐去。那也有人会说了“那我直接把菜拿走就好啦,不用给钱。没人看着,不会有人追着你要回菜钱的。”我想,这就是民风淳不淳朴的一个直接表现了。如果有人这么做了,那这里的自觉的没人看管的小市集就形成不了了。这里的农民会这么做,就证明他们放心。他们的放心源于他们对自己的淳朴的民风的自信心。
这不禁让我想起盛唐时代,那种丢了钱包,几天后还能在原地找到的风气,那种各家各户不用关门锁门也没人偷没人抢的纯净的风气。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中,这么纯净的风气着实不多。今日能够亲身感受,实在是触到了我内心的那谭水,微微地、轻轻地、也是静静地。那谭水,又清澈了好多。不知看完这个小小的故事之后,你内心的那谭水有没有荡漾了一下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