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9三下乡】下乡之行,一路成长

发布时间 : 2009-07-22 点击量:
 

    下乡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们每天都在反省,每天都在反思自己的得与失。三下乡的日子是我们成长得最快的日子。每天晚上8点多的例会上,我们队员们都在反省着自己,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分析,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自己为人师表甚至为人处世的好标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处世修养。其中,有一个问题一直贯穿始终,几乎每天的例会上,都是不变的重头戏——我们该给黎溪中学的学生们什么。

        黎溪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在这相处的7个多的日日夜夜中,我们从陌生到拘谨,从相识到最后打成一片,尤其是那次的运动会后,我们的感情,看得见的明显升温。老实说,运动会那天上午,我们并不是很喜欢这群孩子,特别是2班,对于他们的调皮,他们在课堂上经常的喧哗,队员们很气恼,甚至有些老师反映不愿意去他们班上课。但是那个下午的运动会上,我们却看到了他们的另外一面,原来他们并不全是调皮包,不全是捣蛋鬼,他们也有可爱的一面。那天的拔河比赛,他们的顽强,他们的团结,他们为集体荣誉而作的种种努力,我们每个老师都看到了。尤其是看到一个叫谭建东的学生在拔河比赛中为了班集体,光着脚,拼命地拔,脚底都磨出了血,还以一副无所谓的笑脸瞒着老师同学,我们队员都感动得流出了眼泪。

        那天过后,我们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学生中去,那天以后,我们都深深地爱上了这群孩子。

其实,喜欢上他们,或许源于更早之前已奠下了的深厚感情。每天我们还没睡醒,每天距离上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早早就来到教室里等待着上课。看到孩子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和对知识无限渴求的眼神,我们都被感染了,负责班主任工作的队员更是每天很早就到教室去跟学生一起开始每天的奋斗。下乡的日子,正如我们队歌唱的一样,我们一起游玩,一起作伴,一起分享青春的宝藏,一起前进,一起转弯,一起想下一个梦想,我想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教学相长。

如何在这短短的五天带给他们不止十五天的东西,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每天都在改进着,在更新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业余辅导,课外拓展,心灵交流等各个方面,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和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每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仅侧重教会他们课本上现成的知识。更引导他们应该怎样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去。

站在讲台上,看着眼前的这群孩子,我们似乎也看到了多年前自己的影子。我们是过来来,我们曾经也像他们那样贪玩,调皮过。今天我们站在了三尺讲台,我们衷心地希望他们未来的生活能比现在过得更好。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给他们尽可能多的知识,如何调动课堂气氛,怎样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每天更新的教学内容,每天不断调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每天逐渐进步的课堂秩序,都见证着我们的努力。我们此次黎溪之行就是希望尽我们所能为他们多做点有用的真实的东西。

每天孩子们从我们这里学到东西,其实,换种角度,或许,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更多。这里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聪明,很多东西不用我们多说,他们就已经知道了,我们有时甚至还会为他们的滔滔不绝而目瞪口呆。从下乡前的散散漫漫到现在的纪律严明,从先前的不服从组织安排到现在的自觉承担任务,从下乡前的大大咧咧到现在的小心谨慎,我们一直都在成长。自从登上了黎溪的三尺讲台,我们都学会了为人师表的厚重,学会了该怎样去维护教师的形象,学会了要分场合演好自己的角色,更学会了什么时候该以什么态度去做什么事。这一个星期里,我们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各方面不断的完善着自己。可以说此次的三下乡之行,也是我们的成长之行。

下乡的日子,我们是老师,但其实,我们更是学生。教学相长,或许,才是我们此次黎溪之行的最大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