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乡来到四会迳口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蚊子超多。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迳口的蚊子很小很小,或许是发育不良,又或许是他们本来的名字就不叫蚊子,但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他们痴迷地“亲吻”着我们的肌肤,随手拍下去还隐约可见斑斑血迹,似乎除了体型以外他们都与蚊子有极其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就冠之以名——“蚊子”。
话说从第一天来,他们就成群结队地“欢迎”我们,而且时刻保持高度的热情,整天围着我们团团转不止,最后还索性停在我们身上别有滋味地享用晚餐,久久不愿离开。开始的时候,只要是有外露的肌肤,如小腿、手臂、脖子、脸蛋、甚至耳朵,都无可避免地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攻击”。后来更疯狂的是,连隔着衣服、裤子,他们也不放过。才第一天安顿下来,大家都发现自己本来完好无缺的肌肤瞬间变得“伤痕累累”,一个个针孔似的“唇印”,一个个红红鼓鼓的小包,受灾情况可谓惨不忍睹。特别是女孩子们原本白白嫩嫩的小腿和手臂,早已变成了重灾区。
出于“正当防卫”,我们可谓使尽浑身解数,花露水、驱蚊水、蚊香、甚至连维生素B丸都派上用场了,但似乎对他们来说都毫无杀伤力。在经历迳口“蚊子”的猛烈攻势后,无奈之下,有队员竟灵感大发,吟道:
神奇迳口“蚊”,
咬人于无形,
叮人于无踪。
白白嫩嫩双双手,
眨眼瞬间,
红红鼓鼓惹人怜。
观察得知,我们所住的迳口中学靠山近水,而且又恰好是暑假期间,学校里人烟稀少,自然就成了孕育蚊虫的风水宝地。不过庆幸的是现在,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已经产生免疫,即使“蚊子”热情依旧,但队员们的怨气已经没那么重了,大家都想既然是下乡,吃苦是理所当然的,连“蚊子”这关都过不了,怎么算得上是下乡体验生活呢?作为幸福的80后,我们更应该珍惜下乡的机会,勇于接受生活的考验,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
(二)
下乡这几天以来,家人和朋友打电话过来问“住得怎么样啊?”每次我都回答他们说,住的虽然简陋,但也能睡个安稳觉,吃的就比较不错,说不定还可以增肥,因为队中有几位女同学都说下乡减肥的计划要泡汤了。但唯一让我很受不了的就是这里的蚊子。蚊子一出手,我们就遭大殃。
对于住惯城市的我们来说,蚊子是比较难对付的。特别是迳口这边的蚊子,普通蚊子体积是超乎寻常的大,一旦被叮了就会留下红色的大包。还有一种会咬人的是我们从没见过的品种。那种蚊子特别的小,就只是一小黑点,但经常贴附在人的脚上吸血,被它们一咬就要一个红色的小点,也会让人奇痒无比。这些大蚊子小蚊子都让我们很头痛。冲凉房里就有那些体型巨大的蚊子,昏黄的灯光下我们毫无防御能力,洗个澡出来就只能对后背大腿耳朵那些大包小包拼命乱抓。因为学校多草坪的缘故,宿舍下面的水槽周围总是聚集着成群结队的蚊子,但因为数量太多体积太小无法一一消灭,只得任它们鱼肉。所以每天晚上洗衣服或刷牙时明明擦了很多蚊怕水,第二天早上起来天色一亮又发现脚上手上多了很多红色的蚊眼,密密麻麻的,痒得不行,什么花露水驱风油通通没用。所以在这里最考验我的就是这些杀人于无形之中的蚊子了,第一次发现人类在蚊子面前是那么的束手无策,连跪地求饶都不得。
但是,无论怎样遭受蚊子的折磨,都不会减却我下乡的人情。党教导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区区几百只蚊子算什么,手脚挠到渗血算什么,这些有怎么比的上红军当年万里长征所受的苦呢?来吧,让我们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胜利就在前方,蚊虫通通都靠边让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