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研究生文化 > 正文 研究生文化

学术沙龙活动第四幕——“人道灾难之刽子手艾克曼

发布时间 : 2013-09-17 点击量:
 

615日下午3:305:00201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研究生胡玥主讲的以“艾克曼——人道灾难的刽子手”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于我校六教B203成功举行。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何明星教授,以及中文学院2011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沙龙活动。此次学术沙龙围绕着“艾克曼的作恶行径及原因”,“电醒世界的‘艾克曼试验’”,“我们也会成为艾克曼吗”,“抗恶的防线——思想与判断”等问题展开。在胡玥同学的主持下,在场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了讨论。

胡玥同学以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刘瑜对艾克曼的外貌评价作为开篇,紧接着陈述艾克曼的屠犹事实解构他“几乎挂着善意的笑容”的面容。在大家对艾克曼有了一个感官层面和事实层面的了解之后,胡玥同学引用汉娜·阿伦特“恶之平庸”的观点剖析了艾克曼的作恶动机,并特别强调艾克曼之恶的最可怕之处不在于他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恶魔,而在于他的庸常。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的“权威服从试验”同样证明了艾克曼存在的普遍性,这一试验的来龙去脉构成了沙龙的第二部分内容。随后,胡玥同学引导大家进入反思层面,呼吁大家为拒绝成为艾克曼而高筑两道抗恶的防线,即保持动态的思想和坚持应有的判断力。此部分将本次沙龙推向高潮,引发了老师和同学对于诸多现实问题激烈而深入的探讨。何教授援引康德关于“启蒙”的阐释,认为艾克曼作恶的深层原因也表现在其没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王豪菁和申文开同学结合当今中国的腐败问题,认为中国人在“情境作恶”中表现出极强的劣根性;谢云芳和唐莉同学则补充说到个体中的恶之本性也是诱人作恶的强大因子。

沙龙最后,何明星教授对本次活动做出总结,指出此次沙龙的选题很有价值,主讲人准备充分,参与者讨论深入,话题能够引人深思,是一次成功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