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研究生文化 > 正文 研究生文化

学术沙龙活动第二幕——“莫言热,冷思考”学术沙龙

发布时间 : 2013-06-01 点击量:
 

       524下午,2011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读研究生申文开主持的以“莫言热,冷思考——从诺奖情结到诺奖标准”为主题的学术沙龙于我校二教204课室成功举行。我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小平教授,以及2011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此次学术沙龙围绕着“莫言获得诺奖前后的文化景观”、“消费莫言的文化景观形成的因由”、“莫言获得诺奖是否实至名归”、“诺奖评价标准与文学经典的互动关系”等问题进行展开。在申文开同学的主持下,以及在场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热烈讨论中,对当下正在发生的“消费莫言”的文化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沙龙伊始,申文开同学以当前社会中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引发的“消费莫言”现象作为开篇,列举了政界、商界、文学界、教育界等领域对“莫言”进行消费的种种现象。其所举出的现象有的极具风趣,令人莞尔一笑;有的发人深省,使人沉思良久。在曝露了“消费莫言”的种种现象之后,沙龙在申文开同学的主持下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探究“消费莫言的文化景观形成的因由”。参与此次沙龙的师生对此进行了较为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唐莉同学和胡玥同学一致认为这是我国国人内心深处的“诺奖情结”得以实现而引发的文化狂欢,王豪菁同学则从现代传媒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探究,宗靖华同学则认为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国人重名重利的民族性格,刘小平教授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文化原型入手旁征博引对此进行了阐发。讨论过后,申文开同学对此进行了总结,并从现代英雄主义的商业呈现模式入手进行了补充。之后,申文开同学由此将沙龙引入到了第三个阶段——关于“莫言获奖是否实至名归和诺贝尔文学奖对文学经典关系”的讨论。在申文开同学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与文学史的对读过程中,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一步步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的互动关系也一目了然。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对此反映比较强烈,大家一致认为不仅仅是诺奖,各界所设立的奖项在相应的领域内也在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

沙龙最后,我院副院长刘小平教授对此次沙龙做出总结,指出此次沙龙主题选择成熟,活动准备充分,参与人员讨论度较高,讨论气氛融洽,此类活动的举办带动了学院的学术氛围。并对此后的沙龙举办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以后的沙龙在场地选择、学院参与人员和互动程度上多做完善,争取把研究生的沙龙活动做成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