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研究生文化 > 正文 研究生文化

2011级研究生举办“微博文学”主题学术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 : 2013-05-23 点击量:
 

517下午330分,2011级研究生在2216教室举办了“微博文学”主题学术沙龙。参加本次沙龙的有郭德茂教授和2011级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

首先郭德茂教授作为本次活动的指导老师作了发言。他说:本次沙龙主题是“微博文学”,这是一个与当代文化密切结合的时尚话题。本次学术沙龙将对微博文学的特点、微博与文学的关系、微博文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主讲人宗靖华同学多方搜集资料并听取老师意见,今天将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研究成果并开展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接着,宗靖华同学阐述了微博文学的起源、特点、类型以及关于微博文学的几点争议,最后阐明她对微博文学发展的看法。她认为,微博文学的兴起和发展,显示着个人表达解放的时代特征,以汉语文字精致之美,展现文学的美,以一种新形式让文学的本质和功能得以强化。由于发表在微博上的文学作品,篇幅短小,语句凝练,可以使读者不必承受长篇大论的负担,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如某些微博小说情节设计精妙,某些微博散文韵味凄美,在小故事小抒情中,给予读者视觉和心灵的寄托。但是,由于微博文学刚刚开始发展,各方面并不成熟。创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和创作心理的微妙变化,使得微博文学并非都是上乘之作。微博小说多故事雷同、题材相似,微博散文多抒情泛滥、缺少真情实感。对于微博文学来说,在不丢掉精致之美的同时,努力提升内容和形式的艺术价值,才至关重要。唯此,微博文学才能作为当代文学的一种新类型实践自己的价值诉求,而并非昙花一现。

随后,进入自由发言阶段。郭教授和同学们针对微博文学的特点及类型、微博文学未来的发展等多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整个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师生都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郭德茂教授对微博的词汇效应、微博文学和博客文学的侧重方面以及民间写作者的优秀作品等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为研究生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指明了方向。至此,本次主题沙龙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