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1三下乡】为什么?

发布时间 : 2011-07-28 点击量:
 

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天天吃鸡腿,喝可乐,而黄花的孩子一个月甚至都吃不上一次肉?

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去九寨沟看水,去海南看海,去哈尔滨看雪,而黄花的孩子却只能对着地图看着那些地名发呆?

为什么城里的孩子跟着家教老师学钢琴,而黄花的孩子却只能跟着录像带一遍一遍的模仿街舞的动作?

为什么?

不是说人人生而平等吗?可是面对着刚从自家的农田里面割完水稻,连手都没来得及洗干净,就一路跑来上课的黄花的孩子,再回想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整天抱怨自己不快乐的城市里的孩子,我觉得生而平等这个词实在是太刺眼了,简直是在讽刺!

不是说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吗?可是黄花的花朵们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要干繁重的农活,就要为家里的经济发愁,就要接受现实的残酷,为什么这些花朵要经受那么多的风吹日晒?而城里的花朵却在温室里安逸地成长?

不是说要建设和谐社会吗?可是黄花的孩子们中学入学时有七百多个同年级的同学,而等到初三毕业时,他们的同学就只剩下一百多个了。而这一百多个人最终能上高中的只有几十个,能上大学的,也许连一个都没有。这些孩子终究会长大,当他们长大后发现城市里的同龄人有那么多都是大学生,将来要做金领,白领,而自己却只能做保安,当流水线工,做服务员时,他们会怎么想?面对着因为教育资源不平等,而导致自己一生的命运被改变时,他们内心能和谐吗?

我知道没有绝对的平等,我也知道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共同富裕,而过程只能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更加知道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差距会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要大。只是我觉得可怕的不是巨大的差距,而是面对差距,我们逐渐变得习惯和麻木,不再问为什么。我们逐渐变得习惯和麻木,这才是最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