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陪伴使我们在黎溪的日子过得很快,一转眼,八天已过,回想起刚出发时内心的不安、刚到这里时对环境不适应而整天倒计着回去的时间的日子,不免有些自嘲。这里的孩子给我们的感觉,是友好、是亲近、是依赖,我们的到来给他们陪伴,他们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不那么平淡。
这几天我常会想,如果我们假期回家,或许大部分时间就是睡睡懒觉、看看视频,休闲却平淡无奇,可是我们到了这里---黎溪,跟这一群可爱的学生一起,体验着跟城市不一样的生活。
作为班主任,每天跟着学生上课,累是肯定会的,但我还是喜欢跟他们待在一起,跟他们交流、跟他们玩耍。这些都是在假期回到学校来上课的学生,我常会为他们的好学而感动。有下课后几个女生会走过来说:“姐姐,我有些音标不会,你能不能教我?”有时上书法课,刚拿到毛笔,好奇心趋使他们拿着毛笔到处“挥毫”,手把手教的时候才能安下心来好好练,看到他们那专注的表情,心里总是会有丝丝暖意涌现……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些孩子一见到我们就甜甜的喊一声“老师好”,他们那甜美的笑容总是挂着嘴边,让人看着就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或许笑容的背后会藏着让人心酸的故事,但生活的艰苦并不阻挡他们内心的阳光。这是一个学生给我的一个很深的印象。
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为上学到离家几公里的学校附近租一间小房子,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自己洗衣、自己做饭,带着满心的期待来到学校,跟着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周六日坐一个多钟的车程外加半个多钟的步行回到几公里外的家,帮家里干农活,她说过“我要帮爸爸妈妈赚钱,帮他们分担”,她跟我说她一个人住晚上有时候会觉得很孤独,很想家,想爸爸妈妈,可是能到学校跟哥哥姐姐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又觉得很幸福。如果不是她主动跟我说起这些,我或许都不会知道这些,因为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是永远都将笑容挂在嘴边,她的眼里我看不到生活的阴霾,却总是闪着对生活的希望,那些艰苦的生活或许有时让她感到辛苦,但她享受跟家人一起干农活的时光,即便辛苦,但那是一家子的幸福。我很庆幸从她的嘴里了解到她的父母是比较重视孩子学习的,我相信她可以以她乐观的态度,去阳光的生活。
短短十五天的义教,我们并不能教给他们多少知识,但至少,我们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尝试在交流中给他们坚定求学之路的信心。路虽遥远,我心愿伴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