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调研日之缘,走进西牛苗圃之美。
正午2点热 辣辣的太阳灼烧着大地,我们随老农行走在碧桂园扶贫项目建设的苗圃间。青青的叶,红红的花,似有无限旺盛的精力欣欣向荣,欲与那骄阳比娇。汗水顺老农黝黑的脸颊蜿蜒而下,流过他刀刻斧琢般立体鲜明的脸颊,嵌入黄土里,借那随风招摇的苗木细吟农耕的赞歌。草帽阴影下的双目熠熠有光,他粗糙有着皲裂皮肤的手轻抬,指着远处的桂花、红叶莉、桂花等各种苗木,一一说她们的品种特色、价值所在。而那被指认的花,不自禁在质朴的黄土平台里抬起骄傲的头颅,犹如那T台上的模特,伸展腰姿,娉娉婷婷,矜持又傲慢地与我们对望。老农的言辞间不自禁有着得意和骄傲。他憨憨地笑着。
自去年11月碧桂园为了帮扶西牛镇脱贫致富投入300多万建立的这片约有170亩左右的苗圃位于重山环绕的山脚。花圃内品种繁多,灰莉、毛杜鹃、花叶黄杨、红果、红铁、大红花、黄连翘、葱兰、罗汉松、细叶紫薇等,多如毛牛。村民在此登记,借种苗,碧桂园扶贫苗圃实行“卖了还本,多了归你,再借再还,脱贫致富”的帮扶方法,以村民的利益为最优考量的因素,积极履行“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的承诺。
排排行行的的装饰灌木立在苗圃里,远远望去,如看见整装待发的士兵,预备发挥他们的最大价值,装点碧桂园帮助建设的新罗村。或是高直,或是低茂,无不跃跃欲试,整个苗圃蕴育着强大的生机与战斗力,动人而实在。苗圃的美、老农的美、碧桂园慈善之美,在盛夏炎热的气流中交融,落在叶片的脉络里,为西牛的山水花木谱简单的情歌。
离开苗圃调研组基地时,日暮的天空隐隐泛出紫黑的辉芒,穹弯低下来头来密密亲吻尚泛着余温的大地。远处禾田里盘虬的那株大树清晰却缩小起来,慢慢成了一个点,还看着这西牛的山水花木。空气里突然泛染出浓郁的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