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队的任务是去当地的敬老院看望并慰问老人,因为我不是广东人,不会讲白话,那些老人大都是听不懂普通话的,很担心待会一点忙都帮不上,事实证明我还真的没帮到什么忙,心怀愧疚之情写下这篇文章。
“黄花镇敬老院”里大约有十来个老人家,他们身躯瘦弱,穿着极为朴素简单,岁月不饶人,他们脸上的皱纹刻下了他们饱含沧桑的生命轨迹,看着让人顿生怜悯之情。刚去的时候,一位老人热情地扫出一片空地给我们坐,我们就围坐在老人身边,和他们聊天,但是由于语言不通,我完全在状况之外,连“插足”的机会都没有。所以我就拿着相机给他们拍照,记下最为感人的画面。队友们都很热情地与老人攀谈,她们极尽所能地找话题,说笑,还唱经典老歌给他们听,看着老人家的笑靥,我突然有点感动,虽然我无法和他们沟通,但我还是能体会到他们内心那份欣喜与慰藉,那种笑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或许也是他们久违的笑容了。其中一个老人是盲人,他什么也看不到,但在谈话间,他总是乐呵呵的,他说虽然他看不见,但他活得很自在很快乐。队友们还开玩笑让那个老人家摸了摸王智(队友)的大肚子,让他感受一下所谓的“肉感”与“手感”,我拍下了那一瞬间,感觉很温馨很有爱。
我想平日里大概只有我们这些人来看望他们吧!或许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们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才知道自己还被别人挂念着,平时他们都是“自娱自乐”,起床、吃饭、呆坐、吃饭、睡觉······这就是他们每天的生活作息,没有一点新意或改变,或许有人说这是正常的生活规律,也或许有人会说是一种无聊枯燥的生活,谁知道呢?内心的孤苦只有自己最明白的,大概也只有这些老人自己清楚了吧!老人家总是能盯着某个物体呆看很久,我总是揣测他们的内心想法,但确乎我还未能真正明白他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对生死有非同常人的见解吧,“看破红尘”,或生或死,对他们而言应该已经无碍大事了。老人家是孤独的,因为年老岁高,反应能力比较迟钝,说话没有条理,很难和年轻人沟通,况且现在年轻人似乎都不喜欢和老人交流沟通了,他们在想着自己的事情,他们无法和别人分享他们的想法,因为我们不能够明白,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他们缺乏足够的耐心,我们可以和朋友闲聊几个小时,但却舍不得花几分钟聆听他们的“废话”,我们总是抱怨一个人孤独寂寞,却不知道老人家才是真正的寂寞者,而实际上我们只不过是太过空虚罢了。
我在想是不是等我们队伍离开了这家敬老院,它又得寂静一年,等下一批的学生去看望这些孤独的老人家。我很害怕看到老人在呆坐,我会觉得很心酸悲凉,因为我不觉得那是他们在进行睿智的思考,而是在想着下一秒会有谁来和他们说话。为什么我们不好好对待这些老人,关心他们呢?我们都会有年老的时候,如果年轻的时候我们漠视老人,那是不是等我们老了感到寂寞时才来为此后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