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郭德茂:学问的事

发布时间 : 2010-04-22 点击量:

 

学问的事

郭德茂 


      读书做学问究竟为了什么?这是每个读书人都须思考且难以回避的问题,不管是否仔细想过,是否说得出口。
      以读书做学问为职业,也许是爱好,也许是机缘,也许是别的干不了(他业者或许也干不了此业),总之是从事了这个职业。那么敬业爱业,勤勤恳恳,守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总能有成。社会离不开工业、农业、商业,同样也不能没有学业。认认真真做学问,老老实实做人,以知识服务于社会,便是一个本份人的本份事了。
      存另一种心思,学问不过是手段,获取名利钱财的手段。并且将它看作终南捷径,似乎做学问可以一石几鸟,猎取多多。抱这样的主意,便只能干些投机的营生:无主见,无自性,见风使舵,投机取巧,无学术性可言。甚尔可以偷,可以抢,可以为虎作伥,无所不为。此其一。先做一阶段,待有了些许本钱,便可上台阶,换门庭,帽儿光光好做新郎了。这种人本质上不是学人,初见是蝴蝶,再见是野蛾。此种人得意时,便也是其学术生命终结时,再无足观。此其二。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变换职业的原因太多了,怎么可以一概而论呢?要不得的是“干禄”之学,为求金钱名利而投机于学。看学问路上的人,我相信孔老夫子的一句实在话,“三年学,不志于谷,不易得也。”还有熊十力先生的一句警辟语,“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
      追求理想,探求真理,应该是学问的本义。“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便是代表了这种志意。发现问题,探求问题,终而解决问题。不唯上,不唯时,若个金刚搬不动。只服从真理,认同科学,在对世界的发现中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和心灵的满足。这可以说是学问人生了。
      学问的最高意义是“成人”,是通过对世界的参读和实践过程,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的人,高尚的人,智慧的人,对世界有益的人,人生不虚枉的人。学,始之于知世,终之于成人。若仅仅满足于对外部世界的一得之知,向外驰求,徇物忘己,其所得不过等同于“工巧明”。当然为学所达之境,又全在于自家体量,诚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全不靠人家来评定。孔老夫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宋代程子解释说,“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显见地,这里的为己不是自私,为人更不是公心。知识无限丰富,通过日常生活感受其“面”,通过专业研究认知其“点”,有限的我们大概只能如此去认识世界了。读书的目的也实在是引他人水,灌自家田。当我们真正成为一个高尚纯正、学有所成的人,做什么不能造福于社会呢?或出或处,或进或退,皆能从容而不失正道。怕的是“丧己”,变成权势和金钱的奴隶,那样出于一己私心,又怎么能够无私无畏,为社会做贡献呢?这并不是说不食人间烟火,揪着自己的头发往上提。当真正有益于世,孔子不是也有学生送的干肉,鲁迅不是也有朋友送的火腿吗?
      因此,“成人”既是学问的目的,也是过程,是最高褒奖,也是真正乐处。因此,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便是学问路上的一个个路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