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原站栏目 > 科学研究 > 学术讲座 > 正文 学术讲座

郭德茂:儒道释论“中”

发布时间 : 2010-04-22 点击量:
儒道释论“中”
作者:郭德茂。发表于《暨南学报》1996年第一期。刊号:ISSN 1000-5072  CN 44-1285/C 论文字数:一万二千字。
论文发表后受到学术界的注意,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新华文摘》1996年第四期作了摘要介绍。《高校学报文摘》1996年第三期作了摘要介绍。《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哲学与哲学史》作了全文转载。有关专家学者认为该论文材料翔实,思辨性强,在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论文主要采取文史哲相互贯通,比较分析的方法,运用文化梳理、思想分析和价值判断的方法,对论题做了擘肌分理深入细致地剖析论证。
  论文对儒家的“折中”、道家的守中”、释家的“中观”思想作了梳理辨析.指出,三家理论各具特点,共同建构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和思维方式。其中儒家侧重于对认识客体的真实性、准确性的把握,力图使人的认识和实践更符合事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规律。道家侧重于对认识主体的要求,追求自然而自由的心境,来体道悟道。释家则“不落两边”,侧重于从本体论角度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的形上关系。三家从不同角度对“求中用中”的积极探索,表现了中国人对把握“尺度”的富于智慧的追求,但也具有不可忽视的缺陷和消极影响,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地吸收借鉴。
  论文指出,在我们心底,“中”这个词汇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文化内涵。先民在早期开创历史的进程中,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简陋的生产水平,选择了最有利于生存的黄河流域中原地带作为民族的依托。“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周原朊朊,堇荼如饴。”坦迤的田野,肥美的水草,养育了中华民族,所以中国人的潜意识里日积月累,世代相传地凝成了对民族发祥地的“情结”,“中”这个方位词逐渐情感化、伦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秩序的强化,它又叠加上“等级”的含义,具有“优越”、“崇高”、“权威”的意味,比如它可以指代京师、朝廷,而与外埠、四方相对待。这固然使居中之人拥有自豪、自信和自强的力量,但也容易产生浅薄的自负和盲目的安全依赖感。“中”的哲理化始于尧舜“允执厥中”的治世之道,“中”便成为“正确”、“公平”、“适度”、“无偏差”的简洁表达,至今中原地区的俗语里仍保留着用“中”来表示“行”、“可以”、“好”之类肯定的判断。以“中”为价值取向,表现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对合理尺度的求索和追慕,但是,求中用中的思想方法也由此而派生了自满自足平庸保守的消极因素。而今,“中”——在我们的文化里常表现为伟大与卑俗、执著与圆滑、从容与迟延、睿智与盲视的奇妙组合.这种情形,主要是由于儒道释文化的迁延和流播,优劣要素的合力作用,内化为中国人的心理素质和行为方式。因此,对“中”这一范畴的巡礼和检观,是我们认识自身,超越故我,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重塑理想人格的重要环节。
  论文检视了儒家的“折中论”,分析了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包含如下内容:首先,若想获得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了解它的不同侧面,了解它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次,事物常是相对待而存在,因此认识事物可以由此及彼或由彼推已,举一隅而反三隅。其三,考察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矛盾性,一分为二,避免陷入片面和极端。其四,可以采取优选的方法,二分的方法,以利于尽快抓住问题的关键,准确发现问题的实质。论文指出“中庸”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两点。其一,矛盾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条件.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才能构成统一体的存在,如果取消了统一体中相互对立的一方,也就等于取消了自身这一方.中庸正是以矛盾为存在的前提条件。其二,矛盾双方的数量关系往往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为着保持统一体的稳定性,必须掌握好矛盾的“度”,否则就会因“过度”而使统一体破坏。中庸的目的就在于保持统一体的完好。
        但是,孔子的实践也表明,他虽然经历了由感性(直观)到知性(经验)的概括,但还未能完成理性(抽象)的完整概括。中庸的思想方法还依然具有朴素的经验的特性。因此,当孔子运用折中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其局限也十分明显。中庸的思想方法主要是平分秋色的两分法,它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当面对相容性矛盾选择时可以兼融折中;而面对不相容性选择时,不可能兼融折中,否则选择只能是苟且而乖谬。中庸往往只注意单一统一体的内部关系,却忽视了它与其它统一体在更广泛的联系中的对立统一。虽然孔子折中思想的本义不是调和、保守、首鼠两端,但它客观上具有潜在的诱发机制。
  论文检视了道家的“守中论”。“守中”在道家认识论中是对认识主体心理状态的要求,即守持中心,护养精神,使之刃发如新,牢笼万有。它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它要求虚心。其次,它要求心中宁静。其三,它要求去除机心,心情像婴儿一样天真纯朴。其四,它要求精神专一。道家“守中”的认识方法有它的合理因素。一,道家反对心怀主观成见去观察,提倡认识的客观态度,这是我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二,深人事物之中,设身处地,以物观物,不失为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三,排除主客观的种种干扰,摆脱局部知识和片面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研究问题须专心致志。这些都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它的缺陷也十分突出。最要紧的是,它把大明境界的获得和人们的认识积累对立起来,不是把认识的高级阶段看作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把认识的突变看作由认识发展积累而产生的飞跃,不是把知识看作人们开展认识活动的条件,而是一味斩断人们赖以深人认识的知识积累,把人们的具体认识和实践看作达到大明境界的障碍,这就根本颠倒了人们的认识过程。它的结果是取消了作为认识的基本条件的知识,使认识变成了无知的反应,取消了认识的具体细致的特征,使认识处于混浊模糊的状态而不可能深入。这样也就使认识名存而实亡。
  论文检视了释家的“中观论”。 首先,中观方法对事物作本质的形上学探讨,以认识事物的本质为目的.其次,中观方法具有辩证思维的特征。其三,中观方法的逻辑推导中包含着对普遍相对性中的否定作用的肯定。不断否定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步过程。这种认识方式显示了东方人独特的逻辑智慧。其四,中观学说肯定事物的矛盾价值,并且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注意到内在的矛盾转化和循环的周期。
        但是,中观方法的漏洞也是十分明显的。一,它只承认相对,不承认绝对。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相对和绝对是相互依存的,相对中包含着绝对。而中观方法把相对和绝对截然对立起来,从而陷入了相对主义。二,中观方法把相对的实在性视为相对的虚假性,并且以事物存在的暂时性、变化性为借口,否定事物存在的真实性、客观性。它把一切客观存在都视为没有任何规定性的假象,视为无法把握的因缘,从而陷入了不可知论。三,中观方法只注意事物发展变化的一面,却轻视或不愿正视相对稳定的一面。只承认局部的转化,不承认总体的转化。只见量变形变,不见质变性变。只注意到事物的渐变,没看到事物还会发生突变。只在一事物自身作纵向分析,没有从该事物与它事物的联系中作横向考察。中观方法追求不们不倚,把握本质,但由于它考察问题不是从客观物质世界的真实状况出发,而是从主观先验的佛教“性空”观念出发,所以尽管具有很高的思辨水平,结果依然未能摆脱偏执和谬误。
  论文最后指出,儒家“折中”,道家“守中”,释家“中观”,都以克服局部片面,追寻恰当的尺度为目的。在认识问题时,都善于从事物的矛盾方面出发,一分为二,由表及里。三家的学说亦各有特点和侧重。儒家侧重于认识主体对客体把握的准确性,以符合客体的实际状态和运动规律为尺度,来获得人与物质世界的价值联系。道家侧重于对认识主体的自我心态的建构,以主观精神的独立和崇高来傲倪万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释家则侧重于从本体论角度把握现象与本质的形上关系,以所谓佛教真谛“般若”盘为尺度,故以万物为虚妄。综其上述,三家学说的积极意义,均表现为中国人的稳健求实的精神品格和执著追求的智慧特征。三家学说的消极意义也共同表现在容易堕入保守和苟且。当然,如果我们注意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则“取中用中”的方法对我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依然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