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高小康谈当代中国的城市想象

发布时间 : 2010-12-29 点击量:

本网讯 12月20日晚,在北校区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小康深刻解读了当代中国的城市想象。中文学院院长陈彦辉教授、中华文化传承与推广研究中心主任陈飞教授、人事处师资科孙远雷科长以及中文学院部分老师等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中文学院副院长刘小平教授主持,院长陈彦辉教授向高教授赠送了学校纪念品。

 

陈彦辉院长向高小康教授赠送纪念品

 

城市形象是想象的产物

城市有其具体实在的物象,想象却是一种虚的存在。而高小康认为,“想象”对研究城市有重要意义。人无法穷尽任何一个城市,但是人心中对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概念,这是一种对城市的想象,而这个想象比它所依存的城市本身更为重要。无论是晏子口中“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的临淄,还是柳词中使金主完颜亮萌生“投鞭渡江之志”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杭州,它们都是人构造的关于城市的想象。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价值,更决定了人们对这个城市的态度。

 

高小康描绘城市的想象图景

高小康分析了城市想象的视觉符号要素:建筑、景观和空间。北京的天安门是一个宏大的叙事符号,是一个象征了最高政治权力的想象;上海的国际饭店曾以神秘而不可企及的气质获得了尊贵、奢华的特殊符号性意义;北海公园的欸乃桨声和人们的欢声笑语,以城市公园与市民关系的亲近性,暗示了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而大连星海广场则以其宏大展现了一种被引导关于城市伟大性的想象;至于所谓的亮化工程则是对城市繁荣奢华生活的一种想象。茶餐厅展现了广州人家庭、生活、餐饮观念,而茶园则体现着成都闲散、悠闲的生活风格。

 

从恐惧到崇拜——中国20世纪城市想象的演变

高小康通过展现时代的各种叙事方式,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想象。

30年代,大都市的繁华深深震撼着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与传统生活。茅盾小说《子夜》中,上海给初涉都市的吴老太爷造成的刺激和惊恐,正体现了新兴城市对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冲击。进入50年代,《上海的早晨》中对光明都市的想象则引导着人们的心灵追求。到了60年代,经济破坏引起的城市破产,使都市想象被妖魔化,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都市被认为是“道德的陷阱”,《千万不要忘记》中都市生活被彻底否定,《年青的一代》则告诉人们只有放弃都市才是象征希望的选择。70年代城市想象的主题则是“城乡之间的迷惘”,“老三届”上山下乡,留下一座座“空巢城市”容纳了一群空虚而游荡的灵魂;“逃回城市”是70年代末的大背景,正如《今夜有暴风雪》中所表现的,城市在压抑了十几年后,变成了人们一个固着的梦想。80年代改革开放与再城市化环境下,人们关于幸福的期待是开放的立体交叉桥式的生活,这推动了城市的疯狂扩张。90年代,王安忆《长恨歌》对旧上海韵味的追寻,“怀古热”兴起,备受追崇的白领阶级文化品味的十项题目……城市里的人们进入了“寻找记忆”的时代。

 

21世纪初城市乌托邦的非法化“后台”

高小康相信,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消灭和城市多元文化的消亡引发了城市的危机,锐化了社会矛盾。他认为,不合理的城市建设,“意味着一个城市的消亡。”一对久住于老北京四合院的老夫妇“被搬迁”至改造后的大兴,他们悲凉地感觉自己“被踢出了北京”,感觉自己所处的并非北京——“一个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被消灭了。”

 

现场座无虚席,专心聆听

向我们展示了一座座城市动人的景致后,高小康尖锐地指出:“照片给出的是这个城市想给人看到的模样。”人们在构建一种“尽善尽美”的城市乌托邦,它成为了城市向世人展现的“前台”。然而被遮蔽的“后台”空间,却充斥着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例如城市居住身份的合法性。被拆迁的“窝棚”由工人新村取代,然而居住者却是国企员工,而非原本窝棚中的搬运工、清洁工、拾荒者等居民。媒体呼吁着对流浪者留宿公园现象的“管理”,小区呼吁着对白领住房变身群租屋问题的“整治”,然而这些位于城市底层的人,被光鲜亮丽的城市排斥,无处可去。他们维护着一座城市最基层的运作,“城市需要他们,但是城市的建设中没有他们的居住空间。”

 

“城中村”何去何从?——城市的未来需要包容性的城市想象

“城中村”往往带有贬义色彩,使人联想到脏乱、低俗的图景。然而,高小康强调了“城中村”对多元文化的维护作用,认为它是“多元文化的都市图像”,并且充分肯定了广州的城中村,认为“只有广州的城中村才是真正的城中村”,因为它居于城市的中心之处。他展示了曾经的猎德村的牌坊和祠堂,这座融合了历史、乡土、家族、乡邻的城中村流露出浓浓的乡土气息,它向在“后台”生活的人表示了包容和尊重。扒龙舟的民俗则描绘了都市中的乡民世界。然而出于广州自身发展的需要,猎德村终遭拆迁,祠堂成为一种文化摆设,龙舟被圈于龙舟湖之中……对此,高小康流露出深深的遗憾和痛惜。

城市想象需要一种包容性,而城市想象的构造是否合理,决定了这个城市能否得到真正健全健康的发展。政府对城市想象的建构仍存在着盲点,合理的城市想象建构任重而道远。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高教授借同学们提问的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乡土文化、城中村的意义、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出路等的深刻思考,其精辟观点和如珠妙语让同学们在笑声中获益匪浅。

 

互动环节,答疑解惑

 

附:主讲人简介

高小康,中 山大学 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和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理事。

学术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国文艺思想史、文艺美学和城市文化研究,近年来研究重点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关注城市化进程中都市文化发展与民间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已出版专著20种,代表作有《人与故事:文学文化批判》、《游戏与崇高:文艺的城市化与价值诉求的演变》、《市民、士人与故事:中国近古社会文化中的叙事》。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多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杂志,并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其中《都市文化建设与非物质遗产》一文曾被时任重庆市委书记的汪洋同志批示传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