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1月9日下午,以“明清来华传教士汉学研究”为主题的“国际汉学与中国经典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第三教学楼422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学者有宁波工程学院陈小亮老师,郑州师范学院郭磊老师,浙江大学丁光老师,大连大学蔡华老师,闽江学院雷阿勇老师,南开大学肖音老师,苏州市职业大学卞浩宇老师,西南民族大学唐桂馨老师,中山大学祝海林老师,温州大学王红玫老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杨少芳老师,国家图书馆尹汉超老师,我校左岩老师、王思齐老师、杜卫华老师、研究生纪小荷。本次研讨会分为上下两个半场。
上半场由王毓红老师主持会议
首先陈小亮老师从利玛窦的同情策略、龙华民的反对策略和莱布尼兹的综合策略三个方面来阐释对明清传教士对中国思想的诠解。
王思齐老师介绍了《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地理名词考,其地理名词涉及广阔的地域和丰富的内容,对相关研究有很大借鉴意义。
郭磊老师的“首位《四书》英译者—柯大卫生平续考”一文,在运用相关材料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对柯氏40封手稿的整理、归纳以补充其生平、事工,再现英国新教传教士早期在马六甲的活动场景及柯氏的中国观。郭老师的报告,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英国传教士汉学的早期特点,而且为当下不同文明交往过程中如何对待异质文明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丁光老师对慕阿德与《马可•波罗行纪》中“行在”的考证进行阐述,认为《马可•波罗行纪》是西方东方学中最重要的文献,该书里有关杭州的描述比其他游记更加精确和详细,接着,他讲述了慕阿德如何用百科全书式的考证方式重现马克·波罗笔下的杭州。
蔡华老师在此次报告中提出《初唐诗》英、汉版“目次”副文本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雷阿勇老师通过对翟理斯与理雅各的交往、评断,及两者学术之争的介绍,来展示翟理斯其人及其与理雅各的交往考论。
其后,肖音老师带来“晚明多明我会的术语翻译”的研究成果分享,他从研究背景开始,讲述晚明多明我会传教士面临的术语翻译困难,菲律宾刻本中的术语译法分析和晚明多明我会术语翻译的系统性。
上半场的最后,卞浩宇老师以《教务杂志》为例,研究晚清英文史料中的“苏州形象”,重点介绍苏州的古城风貌、庙堂塔影、山色风光、历史人文和民生百态。
上半场报告结束后,祝海林老师进行评议,赞扬各报告对历史文本进行了深入考证。随后,学者们互相交流,分享各自见解。
评议员在仔细评论
下半场由左岩老师开始。他以1891年的阿连璧《诗经》译本为根据,点出19世纪《诗经》英译过程中普遍叙事化的现象,其最大特点是突破《诗经》原有结构,将其改造成线条清晰、结构紧凑、语言流畅的叙述诗。他还介绍了叙述式的结构转换模式,着重进展和回应两部分。
唐桂馨老师带来“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潮与中国明清小说的传播”,中国明清小说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启蒙思想提供给养,与西方文学、文化合流互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参与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后,祝海林老师讲述从《论天》到《寰有诠》的嬗变——亚里士多德宇宙论在明末中国的译介。他认为《论天》从一部以自然哲学为理性根基的宇宙论作品,到在中国翻译成为《寰有诠》,明显注入神学元素,这启发我们传播教义与科学的界限不应该过于模糊,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排斥基督教的儒士对于作品的价值判断,不利于中西文化交流。
王红玫老师带来“马礼逊在《华英字典》中的文化调解之道”。她对《华英字典》的背景、编纂体例及翻译方法和马礼逊跨文化调解的策略进行介绍,并认为《华英字典》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马礼逊是向英语世界解释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先驱,他将中国语言和文化带给了大量的“新读者”,对中国的语言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产生巨大影响。
杨少芳老师以“俄籍汉学家卜郎特系列汉语教材中的教学理念——以《汉文进阶》、《华言拾级》和《虚字指南》为例”为题,从卜郎特的汉语 “学与教”时期,卜郎特“语-文”配套系列教材、系列教材之汉语观及教学理念三方面进行讲述。
尹汉超老师详细介绍了国家图书馆中国学文献收藏及特点,包括收藏的完备性、语种的多样性、藏书的宏富性、报刊的连续性、文献的互补性、建设的针对性,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强馆藏文献调研,揭示开发文献;加强业界沟通联系,整合文献资源;加强学界合作交往,推进文献研究。
其后,杜卫华老师带来“《生死疲劳》德译本中熟语翻译与中国文化传播”。他重点举例介绍转译的字译、意译、省略的方式,得出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使用各种方式的结论。
最后,我校研究生纪小荷从教义问答讲到问答体传教士小说,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展现教义小说注重问答形式、儿童方面的教育、易于理解等特点,并介绍了问答体的特色:可以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辨性、逻辑性;具有教育功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下半场报告结束后,蔡华老师进行评议,总结出下半场报告的特点:研究选题庞大,研究视角大和论证内容博大。
至此,“明清来华传教士汉学研究”研讨会圆满结束。
图片 | 李丹容
文字 | 李琼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