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管理 > 学工动态 > 正文 学工动态

从柔软的文学里读懂中国 | 广外创意写作中心师生受邀参加“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之文学沙龙活动

发布时间 : 2020-11-27 点击量:

2020年11月22日上午,“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之文学沙龙在广州香格里拉酒店三楼莲花厅会议室召开。受主办方邀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广外创意写作中心执行主任朱志刚老师带领四位同学出席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嘉宾中共有6位是广外创意写作中心的外聘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杨克老师、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副理事长欧亚老师、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王威廉老师、《作品》杂志社副社长郑小琼老师,他们在现场做了精彩发言。外聘导师中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老师、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洱老师在线上进行了视频发言。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际著名智库21世纪理事会联合主办, 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时间是11月20日至22日为期三天。

 

大会主题为“大变局、大考验、大合作——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政要、国际智库、国际组织、全球知名城市领导人、企业家等近千人出席大会或视频形式参会,聚焦新全球化和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1月22日上午举办的首届“读懂中国”文学沙龙:从文学读懂中国——邀请了中国重要作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发起讨论“从文学读懂中国”重要命题,希望以文学的方式发出中国的声音,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生活”与“中国现实”,从文学的角度让中外人民“读懂中国”。

 

活动当天还宣布了“读懂中国”文学院落户广州,并在现场为“读懂中国”非虚构创作中心揭牌,作家蔡崇达担任中心主任。

 

第一部分:嘉宾发言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博永:

 

很高兴能够以文学的名义与大家相聚在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一同见证“读懂中国”文学院的筹建和“读懂中国”非虚构创作中心的成立。自古以来的中外交流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文化和文学的对话交流,才能更好、更有效消除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族群的隔阂,特别是今天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文学作为人类共通的精神语言,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和中国声音的传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学是国际社会读懂中国的重要途径。

2020年“读懂中国”文学沙龙在广州举办,这是第一次文学沙龙,是“读懂中国”首度开拓文学板块,也是推动以广州为文学中心地的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事件。

期待“读懂中国”文学院及“读懂中国”非虚构创作中心能够成为一个引领者、革新者,创新中国故事的文学表达,用国内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述真实生动的中国生活与中国现实,形象地描绘中国新时代的美好图景,及时有效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现在不是中国没有故事,也不是我们没有声音,关键是我们的故事,我们会不会讲,讲出去人家爱不爱听,我们的话,人家愿不愿意听,听了愿不愿意接受,挑战很大。

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

 

文学故事与广州花城这座城市发展的脉络始终相辅相成。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文学的小天地,都有一个文学的梦想。回顾1992年在家乡的中学创办了银杏文学社,此后文学一直伴随自己的人生旅程。所谓不忘初心。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国两制、三种货币形式、四座代表城市,构建人文湾区非常重要。通过文学探讨城市与城市的交流对话与合作,不负时代的使命。

“读懂中国”非虚构创作中心主任蔡崇达:

 

关于非虚构写作含义的阐释:非虚构写作其实是珍惜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走进自己的内心,理解自我,进而理解他人。

谈到成立“读懂中国”非虚构创作中心时,《皮囊》作者蔡崇达表示这对他有着特殊的意义:“像物流,都在争夺最后的一公里,但事实上抵达人性的最后的那一公里,是文学一直在试图去做到的事情。

 

第二部分:文学沙龙现场

第一场沙龙

 

十月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作家吕约(沙龙主持人)解读了何为“读懂中国”,为什么选择文学这种形式。她表示:因为文学是一种体验、智慧,直达人心的一种力量。世界所了解的中国非虚构文学尚少,非虚构文学作家应挑起书写时代的重担。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杨克从诗人的角度谈诗歌如何去拥抱当代生活、表达当代经验、传递当代心灵,用一种柔软的方式去艺术性地书写中国。“既然古代快马可以写成诗歌,一百年前庞德可以把地铁车站写成诗歌,我认为现代的中国也应该把高科技写出来,对现代中国的书写也是当代诗人和作家应该做的努力和尝试。”

知名导演宋岱认为文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电影作为一种影像的工具,在参与全球的对话和交流中都有着独特的功能,想要让他人更好地理解中国。首先,要采取一些方式把电影这种直观性的,形象性的艺术与文学这种抽象性艺术的相结合,创作出一些文艺精品。电影和文学具有相通性,以文学为根基可开发其他一些相关的文艺形式。

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广州市作协主席张欣围绕文学的文本内容的重要性做了阐释,如何表达,如何去理解自我,在新时代下,面临的挑战,提出作家应该做出何种反应的问题思考。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刘庆邦提出要读懂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中国,作家则要先读懂自己,且要读懂中国的各个方面,创造出反映中国社会的优秀作品,要让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中国。

第二场沙龙

 

北京师范大学张柠教授(沙龙主持人)认为读懂一个国家的人以及一个民族的内心深处,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文学,读懂中国也应该是如此。

知名导演王超:电影、文学的都具有艺术性。电影和文学也是相通性,只是通过不同的材料去表达艺术世界,二者具有相同的目标,其实是殊途同归的。期待中国文学与电影的继八十年代后的第二次握手。

80后代表作家王威廉:“读”是对所有的事物的一种思考的过程,“懂”不仅仅是理解,其中也有一种认同感。现代文明的框架里,中国有着一种复杂的形态,不在一种既定的模式之内。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天下观”,不局限于中国的疆域本身,更是有着一种文明的体系。中国人十分在意世界是如何看待中国,中国又是如何去影响着世界的。关于创作,对文学作品要有一种意义的发现,利用文学的艺术性创造去突破文化政治的壁垒。

《皮囊》作者蔡崇达: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恩惠,从此打开了自己,学会去阅读自己,进而学会去表达自己,并且能够去代表更多的人去表达他们心灵深处的感受。关于读懂中国:他提出首先要读懂自己,进而读懂他人,再次地读懂自己,最后去读懂中国。关于文学创作,他指出:书本具有一种凝视力,十分神圣。走向自己的内心是通往他人内心最快的路径,自己的微观体验是人类的宝库,作家首先要精英化,要学会阅读、要学会写作,但是作家要是依然想写出直通人心的作品的话,还是要有赤子心,用最真实的感受去反应世界,并且清楚情感不分高低贵贱,每一个人的情感都是神圣的、伟大的。开拓一条直达人心的通道,真正走进人的心灵,或许就是作家真正的意义。

人民日报记者刘少华:从新闻人的角度出发阐释,借助文学的手段,吸收社会学、人类学,其他的方式来参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描摹,是非虚构写作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进而去创造经久不衰的文学作品。

第三场沙龙

 

广东省作家协会翻译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林宋瑜(沙龙主持人)认为我们发出“读懂中国”的倡议,说明从某种层面上,我们是不被理解的,我们渴望被读懂。从文学的角度来讲,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寄寓着人类共通的情感。

《作品》杂志社副社长、著名的80后诗人郑小琼:(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工业化的意象和工业化的诗境是我在创作过程中一直探索的方向,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通过工业化的诗歌读懂中国制造业,就可以成为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我在写作中一直在探索工业词语的奥妙,由人类亲手创造和大自然创造的事物都很神圣,我们都需要对它们保持一个对于恋人一样的热情。

青年作家林培源: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陌生化”,让别人去读懂多层次、立体化的中国,首先我们要读懂我们自己,读懂我们脚踏的这片土地,然后再通过我们的经验,去传达共通的情感。创作者要努力地去理解自己,去“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这应该是写作者自己对内的诉求。

青年作家张闻昕:世界变得更加复杂,随着时代越来越智能化,网络和手机提供了全新的观看世界的方式,这种全新的感官投射到了我的写作当中,网络的匿名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坦诚的表达方式。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能够随时相互交流文学观念,但也增加了互相理解的复杂程度。

广州市大湾区文化交流促进中心副理事长、诗人欧亚:文学作品是读懂中国的媒介,而去读懂和理解一个人似乎是一个特别“奢侈”的事情,读懂之后才可能会更加地珍惜眼前之物。“读懂”是双向的,我们应该以彼此能够互相理解的方式去沟通,去寻找一个共同点,找到国家和民族情感的共同纽带。

 

第三部分:嘉宾视频发言

 

考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文学沙龙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汇集中国文坛重量级的文学名家就“从文学读懂中国”这一议题发起讨论。来自北京和广州两座千年古都的作家代表们从各自的角度探讨文学如何描写、如何呈现当代中国面貌的时代课题,同时也从文学的角度促进国内外“读懂中国”。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以自己参加和创办国际诗歌活动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了诗歌是如何跨越障碍通向人的心灵:“我在参加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时,看到了诗歌在公众生活和严重对立的社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吉狄马加表示“诗歌的交流所取得的成果,会通过这些诗人所创作的诗歌,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入到不同国度的人民的心灵世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它们会成为一种长久不衰的思想和精神财富,最终变成他们延续不断的将被后人所要传承的文化的一个部分。”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都表示“从文学读懂中国”在当下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文学界也非常期待的命题。李敬泽认为“中国有句老话叫知人之心,文学即是中国之心的跳动。”“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是从文学开始了解世界各国的,如今在我们现在在一个后疫情时代,在世界面临着相互分裂,相互阻隔的考验的时刻,通过文学让我们相互了解,相互做到知心,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验。”阎晶明则表示“文学是生动形象的,饱含着情感,在国际交流之当中,文学是实现民心相通非常有效的途径。 ”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和《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都谈到了跟国外作家交流的体会。邱华栋认为:“只要你提到对方国家和民族杰出的作家诗人,那么气氛马上就变得融洽了,交流马上就变的顺畅了,情绪马上就变得高昂了,感情马上就变得拉近了。”邱华栋表示当我们进入到古代当代作家诗人们创造的一个伟大的文学世界里面,我们就能体会到这个国家和民族本身的这种巨大的魅力。“因此文学一定会成为各个国家互相理解、交流,互相拉起手来共同面对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的一个桥梁。”徐则臣则提到“很多外国朋友经常希望我能用三两句话概括中国的一个现实”,对此,徐则臣建议他们可以读一些中国作家有身临其境效果和强烈代入感的作品,去体会中国人内心的变化。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茅盾文学奖得主李洱说,了解一个民族,最方便的途径就是阅读这个民族的文学。如果说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抒情诗,那么文学就可以看成是民族的风俗。中国文学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从不同的角度真实而准确的诉说着这个民族的痛苦和欢乐,失败和梦想。当你打开一本书,你就会和这本书的作者以及这个作者所置身其中的历史和文化构成了对话关系。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他者和自我就会融为一体,我们因此享有共同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