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合作交流 > 正文 合作交流

周庆生谈美国人类学方法对语言学的贡献

发布时间 : 2017-03-17 点击量:

  本网讯 3月14日晚七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当代中亚文献资料翻译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周庆生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名为“美国人类学方法对语言学的贡献”的讲座。严修鸿、王红梅、汪磊、吴传娇等老师出席本次讲座,黄露阳老师担任本次主持。

会场座无虚席

  周庆生介绍本次讲座分为两大方面:美国人类学方法对语言本体研究的贡献以及美国人类学对语言交叉研究的贡献。周庆生从美国人类学之父博厄斯讲起,介绍博厄斯提出的人类学划分的四大领域:体质、语言、考古、文化。演讲从四大领域中的语言领域展开阐述,周庆生首先讲述语言记录,对比中美语言记录工程的现状,并表示:“(现阶段)中国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在国际上备受重视,口碑很好。他还引用博厄斯书中的原话,强调记录语言真实的重要性:要客观描写语言事实。

   接下来周庆生介绍了语言类型和语言历史,用英文音位的置换举例,又结合自身研究竹子名称的经历,详细讲述了语言研究的分布法和替代法。

说明:C:\Users\w519\Desktop\2017.3.14周庆生 演讲\IMG_1426.JPG

周庆生教授认真讲述语言研究的分布法和替代法

谈到濒危语言,周庆生列举了动态保护和静态保护濒危动物这两种方式:动态保护是规划保护区,静态保护是制作标本、影像资料等静态资料。他以此为例,阐明了保护濒危语言的动态与静态保护法。濒危语言的静态保护依赖现代科技、媒体,是语言保护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特点。他补充: “濒危语言是世界的研究热点,针对濒危语言该不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保护也有很大争议,这也是很重要的观点。但主流看法还是抢救各类濒危语言。”

说明:C:\Users\w519\Desktop\2017.3.14周庆生 演讲\IMG_1435.JPG

及语言与文化的交叉

  谈到语言交叉的部分,周庆生先是通过自己研究郑州方言的成果展示了美国人类学研究法中分布、替换以及系统归纳对语言研究的贡献,他说:我按着我的猜想,问当地人有没有这样的读法,他说有,我一下就像发现了金银财宝!这也展示了不同地方文化中语言的交叉与相互影响。讲到语言相对论,周庆生提到相关理论沃尔夫假说。讲述民族科学以及民族语义的分析,周庆生用各地特色食品与各地方言的关系举例,并说:在这些领域我们很多方面都还是空白,需要多借鉴美国的论文和研究方法,吃透了以后,进行我们自己对民族语义研究。阐释文化与社会的语言时,周庆生用海姆斯“人们发音‘Sir’一词卷舌程度与其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例子,告诉大家文化与社会的紧密关系。

   演讲部分最后,周庆生对在座学生寄予厚望,鼓励大家不断创新和钻研。他说:“语言人类学家既要懂语言,也要懂文化,希望你们能成为不只方面的人才。”随后进入提问环节。

说明:C:\Users\w519\Desktop\2017.3.14周庆生 演讲\IMG_1453.JPG

听众掌声致谢

提问环节:

1:“什么是国家语言能力?国家在语言与民族关系上的研究状况现在如何?”

1国家语言能力一是指国家拥有的语言资源及开发这类资源的能力;二是指国家在处理相关危机、安全问题上的语言能力。国内目前处于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分离的状态,三门学问都懂的人很少,所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开发。

     

2:“现在对于语言学应不应该脱离文学成为独立学科有多种论调,教授您怎么看?”

2几个大学科综合起来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也有每个学科更加细分,充当显微镜的趋势。分化的特点还不明显,大综合或许更能解决一个小学科无法独立解决的问题。

     

3:“人类语言学与民俗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人类语言学研究范畴是前工业时代的,是研究边远地区、纯天然的未开化地区的语言学;而民俗学研究的是现代的城市或者农村的民风民俗,有可能研究内容相似,但因在不同的区域研究,研究成果名称也就可能不同。